“反腐”该如何治本
2013/02/25
![]() |
上海市内的茅台等高档酒的卖场 (Kyodo) |
估计今后也许会出现虽然希望惩治腐败官员,却不希望看到经济如此趋冷的呼声。或者也会有人猜测:“考虑到经济,反腐败活动早晚会结束。忍到夏天吧”。笔者在日经中文网上的《北京的饭菜为何这么好吃?》一文中建议,将公务员的饮食标准限制在一定金额以下,随后被不少中国媒体转载。我甚至会有这样自高自大的想法:春节商战的下跌会不会跟我的建议有关?。
但是,我并不打算收回以前说过的话。而是希望此次的反腐不会像政治运动一样很快结束,能将享有不透明利益的官员绳之于法。同时,从此次春节商战遇冷现象中可以看到中国扭曲的经济结构。仅仅官员和企业高管减少宴会和奢侈品消费,为什么就会让消费增长乏力呢?这难道不是因为有钱的人、花钱的人仅限于官员和企业高管吗?
在中国,花钱的主体是政府和企业,这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构成比中可以看出。中国民间消费(个人消费)占GDP的比例仅为3~4成,而政府和企业支出(投资与消费)则达到近6成。这一比率在美国却完全相反。在美国,个人消费占GDP的7成以上,而政府和企业支出则不到3成。中国实现增长依靠的是政府和国有企业高管花费组织中的金钱,而美国实现增长依靠的却是民众花费自己的钱。
![]() |
真正希望消除官员和国有企业高管的腐败,仅仅依靠惩治贪腐是不够的。即使以法律加以处罚也不够。必须减少进入政府和企业部门的财富,同时将财富更多分配给普通民众。就像蚂蚁聚集在甘甜的蜂蜜上一样,政府和企业里有取之不尽的金钱,因此大量腐败份子聚集于此,以攫取金钱和利益。如果政府资金出现富余,减轻税负即可,如果企业资金出现富余,提高员工工资即可。
从另一个角度观察中国民间消费羸弱的现象,则体现了中间阶层尚未完全成长起来的现状。在中国仅极少一部分阶层生活富裕,这样的社会对民主主义的实现极为不利。原因在于一部分人能够轻易支配力量弱小的大多数人。而如果存在富裕的中间阶层,他们会发出多种意见,因此一部分人就不能继续随心所欲了。
反过来说,中间阶层力量薄弱的社会即使实施所谓的民主程序选举也很难培育出健全的民主主义。这是因为经济实力雄厚的统治阶层拥有强大影响力,导致大多数民众的声音被忽视。另一方面,迎合底层民众的部分政治家很容易走向极端,使社会出现动荡。
笔者之前就说过中国要实现民主主义仅仅要求实施选举和保障自由是不行的。必须让全社会养成按民主程序办事的习惯,同时民间必须设立监督政府的机构。除上述以外还必须转变经济结构,没有经济民主化就没有真正的民主化,原因是民间力量不壮大民主主义就只是个摆设。
再回到当前消费低迷的话题上。受“反腐”影响而销售额增长放缓的高档饭店和奢侈品店是不是一直以来过于依赖部分财大气粗的“官需”?消费行业的相关企业今后是不是该多关注一下不断成长的中间阶层呢?经济民主化当然需要改革财富分配结构,但位于腐败链条上的企业自身的改革同样必不可少。
日本的河流60年代由于工业污染鱼类消失无踪。河川中的浮游生物发生了变异。而在腐败的链条上的也都是奇怪的“生物”。日本在经过治理后,鱼类逐渐回归。鱼儿在清澈的河流中游来游去的样子着实令人心情愉悦,希望中国社会也能如此。关注日经中文网新浪微博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专栏——日本人小声说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