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袁厉害事件看政府的职责

2013/01/24


   村山宏为日经中文网撰稿:河南兰考的一家收养孤儿和弃婴的私人场所发生了火灾,结果导致7人死亡。这家收养所是由一位名叫袁厉害的女性自己建立的,并未获得当地政府的批准。现年46岁的袁厉害被称为“爱心妈妈”,从1986年起,在25年里共收养了100多名弃婴,并依靠摆地摊抚养孩子们。在事件发生后,出现了对袁厉害的质疑,有人称袁厉害以抚养孤儿为名义从政府骗取补助,还有人质疑袁厉害将收养的孩子送给裕福家庭换取金钱。

图为日本的儿童养育所女性志愿者正在教授孩子英语。此图为资料照片,与本文没有直接关系
    与此同时,也爆发了对政府的批评,不少观点认为收养所必须由政府运营,但政府却无所作为。而且对民间人士袁厉害违规运营收养所采取了默许的态度。批评的根源在于人们认为政府热衷于征税和赚钱,却忽视行政机关的本来职责——帮助弱势群体。政府应该做好政府该做的事情。笔者赞同这种批评,但同时也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民间人士运营收养所真的那么糟糕吗?

    正像大多数日本记者那样,笔者在大学也是学法律的。“为了实现正义,公权力理应介入民间活动”,记得在大学接触法律的理想论时,年轻的笔者曾经心潮澎湃。当时认为应该加强政府的权限,广泛消除社会弊端,扶助弱者。但在踏入社会,接触政治家和官员的机会增加后,笔者对政府的态度却逐渐发生了改变。

     政府是什么?政府不过是人们思考出来的抽象概念。实际上,政府可以说就是一群使用国民缴纳的税金的政治家和官员。如果有人问这些政治家和官员会时常思考实现社会的正义和扶助弱者吗?那么答案只能是否定的。在笔者所接触的日本官员中,很多人都整天想着出人头地。“接下来是局长位子了”、“那个人已就到此为止了”,笔者经常听到这样的闲谈。

     尽管如此,笔者并不是想谴责政治家和官员的欲望,因为他们也是人。每个人都有家庭,都要生活。任何人都希望获得金钱和权力。消除自己的欲望,只是为了他人的幸福而生存是非常困难的。而仅将这种圣人君子吸收进政府组织则更是难上加难。

     政府正是这些无法逃脱欲望的人建立的,因此很容易犯错。在政府拥有强大权力的条件下,如果政府运营民间也能从事的业务或者介入民间活动的机会增多,那就容易导致纳税者税金的浪费和腐败行为。因此应该避免不计后果地扩大政府或加强其权限。相反,应该以某种方式监督政府的行为。

     同时,笔者也意识到“民间人士”只会做坏事的想法是错误的。在日本会经常民间人士以匿名方式向孤儿院捐赠大量礼物和钱财,帮助柬埔寨等发展中国家贫苦儿童的慈善团体也不在少数,就在现在学生志愿者团体也在火车站前举行着慈善募捐。

     当然,从事慈善活动的人也存在私心和欲望。有些人希望通过慈善活动获得名誉;有些人希望通过做好事来获得自我满足;而有些人则希望降低税金支出(在日本如果捐钱做慈善,可以降低纳税额);还有人希望从志愿者中寻找恋人……。笔者不打算在这里谴责他们的欲望。因为与政治家和官员一样,他们同样是人。即使动机不纯,但通过这些慈善活动,仍然有很多不幸的人得到了救助。

     下面接着谈收养所的话题。只关心出人头地和争权夺利的官员难道能够建立好的收养所吗?孩子们在真正喜欢他们的民间人士那里得到关爱,或许会更加幸福。对于袁厉害是什么样的人、以什么目的抚养那些孤儿,笔者并不没有更多的信息,但袁厉害喜欢孩子似乎并非谎言。不管袁厉害的真实动机如何,袁厉害都在从事收养孩子的事业,这是改变不了的。


     政府(行政)所应该做的是鼓励袁厉害这样的来自民间积极的行为。政府没有必要使用纳税人的钱去勉为其难地建立效率低下、缺少关爱的公立孤儿院。相反,政府的职责是培育民间慈善活动家,呼吁大家向慈善活动家提供金钱方面的援助。当然,监督收养所的运营也是政府的职责。如果有人从事违法行为,例如以慈善活动的名义捞取金钱等,必须以司法手段加以制裁。

     此次的火灾是在袁厉害外出时发生的。当地政府是否曾检查过袁厉害家有没有防火设备?或者想一想袁厉害一个人是否有能力照顾那些孩子?当地政府应该受到批评的不应该是没有运营收养所,而应该是因为对民间收养所的援助和监督不到位。

     目前,中国各地的地方政府都在因税收不足而苦恼,甚至很多地方政府运营房地产业务以弥补预算不足。另一方面,这带来了频繁发生有关土地使用权交易和拆迁的违法行为。笔者认为不应该如此扩大政府的行为。如果没有资金,那么民间能做的事情就让民间来做好了。

     任何人都无法摆脱欲望。不管是政府还是民间组织,只要主体是人,欲望就不会消失。而关键问题是在建立有效防止官员的欲望导致违法行为的机制的同时,有效利用民间人士的欲望,使之有利于社会。笔者写这篇文章或许也是为了获得自我满足和名誉。但即便如此,只要能稍稍有助于社会的改善就可以了,你说对吗?关注日经中文网新浪微博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专栏——日本人小声说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