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被“传统”欺骗

2020/05/15


  村山宏:“日本人为什么直接喝凉水?中国医学认为,应避免凉的东西进入体内。中国人自古就将水烧开后再喝”,这是经常听到的中国人的说法。笔者此前也认为,喝热水而不喝凉水是中国的传统习惯。但有一次浏览中国的互联网,发现了下面的评论,“小时候我也喝凉水。将水烧开再喝是在解放后”。笔者无法立刻相信这个说法。

                

  经过一番查找之后发现这个说法是真的。老百姓在清朝之前即使想喝热水也喝不上。在一般家庭,燃料宝贵,只在做饭时使用。那是没有电和煤气的时代。除了有钱人以外,不会为烧开水而买燃料。喝热水的习惯开始于1930年代南京政府提唱的“新生活运动”。导致疾病的水中细菌因水煮沸而被杀死这一知识传到中国,于是当时的政府鼓励喝热水。

           

                   

 专栏-日本人小声说

  

 日本的新冠疫情对策为何如此“松弛” 

     

 日本人比中国人高

                 

 日本文化:越是单纯,越是难

               

 不要过多辩解 

               

 日本为提高体育水平鼓励跨国婚姻

                        

 足球列入高考能让中国队变强?

                                             

   更多》》》

  喝热水的习惯并非源自中国医学的传统,而是西方医学的公众卫生概念浸透的结果。当时中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仍在持续,新习惯并未在各家庭浸透。在解放后的1950年代,北京政府再次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通过在单位设置热水供应室等举措,努力普及喝热水的习惯。不久,将热水装进保温壶携带的习惯在老百姓中扎根。如果你认为这是撒谎,请查一下“爱国卫生运动”。

           

  在被称为传统的习惯中,其实历史较短的情况很多。在日本,印章就是典型。在日本,要让文件正式产生效力,文件上必须加盖印章。在推进文件的数字化方面,印章成为阻碍因素,要废除印章这种呼声一直存在,但另一方面,很多政治家声称“应保护传统”,加以抵制。令人讽刺的是,日本IT担当相还担任“保护日本印章制度与文化的议员联盟”的会长,主张维持印章。

           

  印章的历史悠久,在7000年前的古代美索布达米亚已被使用。而在中国,自3000多年前的殷代开始出现,之后传到日本。但是日本,除了一部分掌权者之外并未明显普及。在老百姓之间,在记载约定的事情的文件上,与印章相比,简便的签名和手印更多被使用。老百姓开始使用印章是在1870年代之后。原因是当时的明治政府作出了规定。

            

  日本使用印章的历史充其量只有150年。但是,印章被称为优美的传统,被强制使用。为了防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日本居家办公也得到鼓励,但迟迟未取得进展。主要的阻碍因素在于使用印章的习惯,这一点不言而喻。数字化的文件即使身在自家,也能使用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进行结算,但必须加盖印章的纸质文件的结算只能前往公司。

            

  下面换个话题,笔者在1990年代末曾围绕书店的存续和他人展开激烈论战。这是因为有人主张“日本的街头有很多小书店,这是自古以来的美丽风景,今后也必须加以保护”。当时Amazon进驻日本,书籍电商和数字书籍的可能性日趋受到期待。如果电子商务和数字书籍普及,街头书店的经营可能难以维系,一直以来的风景或将消失。

            

  笔者强烈反对保护这种书店的意见。这是因为如果拘泥于书店销售的纸质书籍,在信息和书籍的数字化方面将明显落在后面。原本过去书籍很昂贵,能够阅读书籍的人也很有限。在很久之前街头没有书店。在日本,书店在街头出现是在17世纪之后。进入江户时代,社会趋于稳定,老百姓开始学习文字。开始能阅读书籍,书店这种生意终于能够维持。

            


 

  很多强调传统的人都是想当然地谈论问题。我们容易认为自己小时候看到的习惯、制度和风俗是很久以前就存在的。不久长大成人,就开始将小时候看到的事物作为传统强加给年轻一代。如果仅仅这样还情有可原,但如果这种先入为主发展到拒绝新的技术和文化,那么害处就很突出。日本或许保住了有书店的街头市容,但却在数字化方面明显落后于美国和中国。

 

  人们会在从前的习惯中找出某些优点和美感,将习惯作为传统加以继承。但是,如果优点随着新技术的出现而消失,或美感因价值观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调整传统的必要性就会出现。在尊重古老事物的同时接受新事物非常重要。在这一点上,最近的日本过度保护古老的事物,结果吸收新的有用事物往往迟缓。另一方面,中国则果断接受新事物,但存在连仍有优势的老事物都抛弃的倾向。

  

  回到喝热水的话题。1950年代的中国由于给排水仍未普及,不卫生的井水中包含细菌。水应在煮沸之后饮用,这种做法作为保护生命的新习惯而扎根。但是,如今装入PET瓶的水和果汁开始销售,在不煮沸的状态下饮用也不会得病。年轻人之中有人希望将饮用水弄凉再喝,要求喝热水或许是老一代的强加于人。

         

三得利的饮料水(资料)

            

  当然,如果大量喝凉水,的确不利于肠胃,但要是只是喝一杯不会有问题。即使是冬季也习惯于喝凉水的日本人和法国人的平均寿命总处于世界最高水平。反过来,喝热水和热茶也不见得就好。据称,习惯于摄入过热饮食的地区多患食道癌。那么不过热、温温的茶就好呢?即便喝茶过量饮用,也将导致咖啡因的过度摄取。有些种类的茶里咖啡因含量甚至高于咖啡。

          

  不要被传统这个说法欺骗。

          

  本文仅代表笔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日经中文网观点

               

  本文作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编辑委员 村山宏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