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就应该不友好?

2012/09/13


       日经中文网 村山宏:“如果我有足够的财力,希望邀请更多中国年轻人到日本。如果中国年轻人更加了解日本,反日情绪应该会减轻”。这是一位知名雅乐(日本宫廷音乐)演奏家对笔者所说的话。时间是在2005年春季。当时的中日关系非常糟糕。反日游行活动在中国全境蔓延,甚至发生了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的设施遭到损坏的事件。按照这名日本音乐家的看法,中国的年轻人并不了解日本真正的情形,因此反日情绪才会不断高涨。不过笔者对这种观点有些不敢苟同。

图为北京的日本驻华使馆前的抗议活动(kyodo)
  实际上,在中国也能听到类似的观点。中国有观点认为,“中国人了解日本,而日本人却不太了解中国”。按照这种逻辑,如果中日双方加深理解,就能懂得对方的立场,也就能消除误解。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1972年,日本和中国实现邦交正常化。在当时,中日之间交流非常有限,只有政治家、艺术家以及贸易从业人员才有机会直接踏上对方的国土。而当时的中日关系非常良好。

  与当时相比,目前日本和中国的经济关系则在不断加深,交流也大幅增加。日本每年有数百万人访问中国,中国则有上百万人涌到日本旅游。与一部分中日友好人士推动两国关系发展的时代相比,在今天,中日双方的知华派和知日派都在不断增加。尽管如此,两国非但没有更加友好,反而是对立在不断加深。据舆论调查显示,不管是在日本还是在中国,声称讨厌对方国家的人都在迅速增加。

  笔者认为,越是了解对方,就越是容易产生憎恨情绪。例如,相处时间不长的恋人可能会关系融洽,但在结婚和全面了解对方的缺点之后,就会开始相互憎恨,有时甚至会发展到离婚的地步。邻里关系也是如此。面对来自遥远国度的游客可能会热情招待,但在面对低头不见抬头见的邻居时,正因为相互之间非常了解,因此只会报以冷眼。在世界上,提到与日本交好的国家,经常会想到土耳其和巴西,而这两个国家在地理上均与日本相距遥远,而且大多数民众对日本的实际情况不甚了解。也就是说彼此之间不存在招致相互厌恶的因素。

  环顾世界任何国家都可以发现,越是接触机会多的国家,关系越是恶劣。站在亚洲人角度来看,美国和加拿大都是从英国植民地发展来的国家,似乎差异很小,但如果问加拿大人如何看待美国人,就会得到“我们不希望与美国人那样的粗鲁人相提并论”等回答。笔者曾经问一位加拿大人“你的祖国是哪里?”,结果对方用一个笑话回答说是,“在世界上最讨厌被误认为是美国人的居民所在的国家”。如果问波兰人,在与其相邻的德国人和俄罗斯人之中更喜欢哪个,对方或许会恼怒地表示,“怎么可能喜欢这两个国家”。

  在近代国家中,相互憎恨不断加深、进而多次爆发战争的则是国境相邻的法国和德国。17世纪,法国介入了德国的宗教战争,使德国陷入分裂状态。通过19世纪的拿破仑战争,法国军队占领了德国各地。19世纪后半叶,在德国完成统一之后,在军事上占据优势地位的德国则反而侵占了法国国土。20世纪,欧洲这2大强国曾经2次发生全面战争,进而使彼此国家遭受了生灵涂炭。

  法国和德国属于邻国,而且拥有众多能讲对方语言的政治家、文化人士以及商业人士。但尽管如此,几百年来仍然多次发生战争。最后,由于战争导致双方国力遭到消耗,两国都丧失了主导全球的地位。据笔者推测,如果问法国人和德国人是否喜欢对方,即使在今天,毫不掩饰地说“喜欢”对方的人估计也没多少  。(接下页)
  朋友关系和邻居关系也是如此,关系糟糕的两国要想实现和解,最好的方法是找到共同的敌人。在第2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和德国就产生了共同的“敌人”。那就是美国。在德法在欧洲相互倾轧的时间里,美国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美元也成为了国际货币。为了恢复欧洲往日的荣光,欧洲只能团结一致对抗美国。德法在战后终于实现了和解,在这2个国家的主导下,最终促成了欧盟(EU)和共同货币欧元的诞生。

  德法的亲密关系并非源于喜欢对方,而仅仅是相互利益一致。如果失去欧元,德法的影响力就会下降,在经济上,不仅无法抗衡美国,甚至难以比肩东亚国家。因此,德国人和法国人即使在内心深处会相互诋毁,但在面对欧洲债务危机时,则会将手紧紧握在一起,以解决共同面对的问题。

  回过头来看中日关系。日本和中国保持亲密关系的上世纪70年代就曾拥有共同的敌人。那就是前苏联。毛泽东改善与美国和日本的关系,就是为了减轻来自前苏联的威胁。当时,日本的假想敌国家也是前苏联。因此,“中日友好”诞生与国民感情无关,而是出于军事战略上的考虑。但是,1991年前苏联解体,于是中日失去了共同的敌人。在军事方面,中国的首要假想敌国家由前苏联变成了美国和日本,而日本的假想敌国家也从前苏联变成了中国。

    “中日友好”或许不会再次出现,虽然这令人遗憾。越是深入了解对方,在经济方面的联系越是加深,中日双方的国民或许就越是讨厌对方。东亚国家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如果将日本和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加在一起,就将拥有足已匹敌美国的经济实力,但如果像以往的法国和德国那样发生战争,现在的繁荣将很快化为泡影。

    在这里,应该尝试换一个角度看问题。目前最重要的问题不是如何才能建立友好关系,而是如何与讨厌的对手和平相处。在“中日不友好”的时代,中日双方的每一个普通民众或许都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感情”。 关注日经中文网新浪微博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专栏——日本人小声说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