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总吃中国菜了!
2012/06/28
![]() |
中国的宫廷菜 |
日本也和中国类似,越往北部地区走,菜的味道越咸。据说气候和味觉存在某种关联。在寒冷的地方,冬季新鲜食物短缺,因此形成一种食物保存习惯,就是往食物上撒盐,以防止食物腐烂。可能因为这个习惯所有食物都变咸了。此外,据说盐分具有提高体温的效果,因此越是寒冷地区的人们,越想摄入盐分。
我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在日本北部的东北地区农村长大。在我的故乡无论什么食物都很咸。甚至特意往白米饭上浇上酱油和加盐黄油,大酱汤也非常咸,甚至到了将其中的蔬菜吃掉之后,不加热水就无法饮用的程度,咸菜含到嘴里后甚至有舌头发麻的感觉。
不过,盐分摄入过量是心脏病等循环系统疾病以及癌症等生活习惯病的主要原因。在上世纪70年代时,笔者老家的不少人和亲戚因患上高血压以及脑出血等循环系统疾病而相继去世。当时日本的平均寿命男女都是70多岁,活到80岁的人非常罕见。
据说盐分摄入量每天控制在10毫克以下最有利于健康。上世纪50~60年代在日本的东北地区最严重的地方盐分摄入量达到了28克。由于很多人因高血压等疾病去世,日本掀起了减盐运动。烹调指导教室甚至开办到了农村,介绍如何较少使用食盐的烹调方法。2010年日本人的平均寿命男性提高至79岁,女性提高至86岁。这是因为营养水平得到了全面提高,医疗水平也有了进步,同时日本北方人减少食用咸东西也功不可没。
记得一位著名作家被问及保健方法时回答称:“不要每天吃同一个国家的饭菜”。日本料理一般很少使用油,口味非常清淡,卡路里很低,但由于需要利用大酱和酱油进行调味,盐分则很多。法国菜和意大利菜则使用各种各样的香料,很少只使用盐分,不过由于使用了大量黄油,菜中含有大量胆固醇。中国菜中蔬菜、肉和谷物等食材非常均衡,营养价值很高,但存在卡路里高的缺点。
![]() |
日本料理 |
回过头来说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2006年前后的统计数据好像是男性为71岁,女性为74岁。与以往的日本相同,很多人死于高血压导致的疾病。中国人的饮食习惯还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间。尤其是北方人有必要减少盐分摄入。我每次去北京时都对熟人说“最好少吃太咸的菜。西餐盐分用量较少,偶尔吃一些有益健康”。但听到建议后,大部分人都会毫不犹豫地表示反对,称“中国人只能吃中国菜。外国菜不好吃。人上了年纪以后饮食习惯很难改变”。
如果是这样,中国北方人是否可以多吃广东菜和上海菜?毕竟这些菜系盐分较少。北京提供中国各地美食的餐厅也在不断增加,可以轻松吃到各地的佳肴。超市也已经很容易买到与南方相同的食材和调味料,只要记住烹调方法,在家里也可以做中国各地的美食。
但据说这个方法也有行不通的地方。北京的广东菜和上海菜为了适应北京人的舌头,已经加重了口味。在家里做南方菜时,味道也已经不知不觉与北京菜没有什么区别了……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
专栏-日本人小声说:从北京公厕的两只苍蝇看中国
中国能创造出“高达”吗?
日本人爱反思,中国人喜欢表扬
山寨与中国经济的逻辑
在中日之间玩穿越寻商机
体育社团培育一流经营者
当13亿中国人贪婪国际新闻之日
经济掉下来,文化走出去
世界第一带来的不幸福
中国人和日本人谁才是“狼”?
中国企业该不该世袭?
日本糕点师的残酷物语
“知识越多越反动”
调控与生产过剩的怪圈
推理小说是中国法制的镜子?
巴黎LV专卖店里的中国人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