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创造出“高达”吗?
2012/06/11
![]() |
机动战士高达 |
中国也认识到了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希望将其培育为新的增长战略,但倡导“品行端正”的中国体制能培育出秋叶原和原宿那样的非优等生文化吗?
不久前,笔者探访了东京秋叶原站前的高达主题咖啡厅。咖啡厅里模拟人气动画“机动战士高达”世界,极有人气。因为客满为患,许多年轻人在咖啡店前排起了长队。笔者一排到队伍中,就听到了有人在说北京话。还不断拍照。咖啡店女店员告诉笔者:“来自上海、香港和台湾客人很多啊。大概是在电视上看了动画片,迷上高达的人吧”。这位年轻的女店员也来自福建省。如今,只要走在年轻人时尚街原宿,到处都会听到北京话、广东话。不管是秋叶原还是原宿,中文招牌、中文菜单都已司空见惯。
“酷日本”吸引了中国的年轻人,拉动了日本的旅游和出口。日本和中国不管在政治方面如何对立,年轻人文化都起到缓冲的作用。日本经济产业省和外务省也开始关注“酷日本”,并应用在出口和外交领域。韩国政府也把“韩流”当做进入新兴经济体的良机加以扶持。中国或许是受到触发,在去年的人大上,温家宝总理明确表示要将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之一。接着在去年5月,文化部部长蔡武提出在今后5年内,要让文化产业产值比2010年翻一番。
中国政府开始重视文化产业正是时候。要成为真正的大国,不仅军事实力,还需要可以对外国带来影响的文化等软实力。而且,还可以让那些依附于吃预算的报纸、电台和出版等媒体在业务上实现自主经营,减轻财政负担。为了保持经济持续增长,首先就要创设文化等新兴服务产业,建立容纳年轻人就业的机制。笔者虽然非常理解中国政府的文化产业培育政策,但总觉有些怀疑,标榜建设健全的社会主义文明的机制能创造出“酷日本”那样的自由文化吗?
虽然现在日本动漫称雄全球,但过去却曾经遭到包括日本自己在内全世界教育者的唾弃。因为动漫的战斗场面过多,过于暴力。在高达中,手握兵器的少女会毫不留情地砍杀敌方士兵,登场人物不断战死。很难说这个故事会对少男少女的情操教育有益。在日本,一开始曾将那些成为成年人后仍然热衷动画的年轻人称为“御宅族”而厌弃。这个称呼带有对那些不管到什么时候都无法融入成年人社会,一味沉浸在动漫世界中的年轻人的否定含义。流连在原宿的初、高中女生也被视为危险人物。人们怀疑这些女生穿着奇装异服、化着扎眼的妆来勾引男人,做肮脏的勾当。总去秋叶原的少男和出现在原宿的少女不会被视为“优等生”,而是被当做不良少年或者变态。
“不管世人如何看待,喜欢就是喜欢”。即使被当做“不良”人物,聚集在秋叶原和原宿的少男少女们仍在追寻自己喜欢的道路。例如高达,这个故事描写的是在残酷的战斗中成长起来的青春期少年的心理,诱发观众产生复杂的心理。在反派人物方面也设计了充满人情味的人物,对人类具有的争斗本能和活着的虚幻无常进行了挖掘。与蹩脚的小说相比,具备更高的文学性。细节部分精益求精的创作将动漫提升到了美术领域。最早注意到高达具有的这些新文学性和艺术性的就是那些出没在秋叶原的动画粉丝“御宅族”们。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日本动画大概至今仍停留在儿童娱乐的层次上。
![]() |
图为1980年在原宿街头的穿着奇装异服的女孩们(KYODO) |
正统派很难孕育出新的文化和艺术。总是那些被称为“不良”的人物和“异端”的人才能颠覆以往的常识,创造出新的文化和艺术。原本是黑人奴隶音乐的爵士乐最初曾经遭到蔑视,但在今天,作为毫不逊色于古典音乐的艺术而广为人知。在19世纪后半期的巴黎画坛,“印象派”画家也曾被当做“不良”人物而遭到蔑视。因为在那之前的绘画都是以宫廷贵族和宗教为题材,而印象派画家们却喜欢用华丽的色彩来描绘情妇、娼妇和舞女。但在现代,没有任何人嘲笑印象派绘画。所有的艺术最初都从异端迈出第一步,有了越来越多的理解者,最后作为正统艺术获得民众认可。动漫画家在美术界里也一直不被放在眼里,但现在作为艺术动漫作品开始得到认可。在时装界,巴黎和纽约的一流设计师在模仿着原宿普通年轻女孩子想出来的服装。
政府和社会作为艺术给予认可和鼓励的文化大多是已经得到评价的东西。但年轻人不会满足于这些权威和传统,在反抗现有艺术的同时,创造出新的文化。挑战这种既定权威的年轻人绝非政治家和教育者所喜欢的。政治家的眼睛只能把这些人看成“不良人物”。但如果政治过度干涉,年轻人的自由思维就可能被扼杀,刚刚萌芽的新文化也不会成长。要培育文化产业,就需要存在“不良人物”,允许这类人存在的宽容社会才能不断创造出新的“高达”。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
专栏-日本人小声说:日本人爱反思,中国人喜欢表扬
山寨与中国经济的逻辑
在中日之间玩穿越寻商机
体育社团培育一流经营者
当13亿中国人贪婪国际新闻之日
经济掉下来,文化走出去
世界第一带来的不幸福
中国人和日本人谁才是“狼”?
中国企业该不该世袭?
日本糕点师的残酷物语
“知识越多越反动”
调控与生产过剩的怪圈
推理小说是中国法制的镜子?
巴黎LV专卖店里的中国人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