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13亿中国人贪婪国际新闻之日

2012/05/07


图为根据全球信息进行交易的伦敦金属交易市场内。
       村山宏为日经中文网撰稿: “中国相关新闻好像都没什么人看。”

       “你们的报纸也这样啊?在读者调查中,我们报的国际版也总是排在末尾。”

      这是1997年香港回归那一年的对话。当时日本各家媒体派了很多记者奔赴香港(当然也包括笔者),竞相对香港回归进行了报道。但日本记者聚到一起时,肯定会发的一句牢骚就是“这些新闻谁看啊?”

      日本人生在岛国,性格内向。经常有人指责日本人对海外事物漠不关心。报纸的国际版只有外交官、国防相关人士以及商务人士等工作与海外密切相关的一部分人会阅读。而报道内容也主要是外交和安全保障等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对于一般民众来说,内容缺乏实用性,即使阅读,也不过是为了提高“个人素养”。大多数人都会跳过国际版,而直接阅读体育版和社会版。

     但如今日本媒体的国际报道成了最受欢迎的版面。日本的各大报都提供电子版,如果关注一下阅读排名,很多时候亚洲,尤其是与中国的报道都会占据第1位。在《日本经济新闻》电子版中,在每周阅读排名中排在前10的报道,有时甚至有7个报道是海外新闻或专栏。

     这或许是因为越来越多的日本人到亚洲各国旅游,对作为日本近邻的亚洲各国和地区的关注度有所提高。不过虽然可能有这方面的原因,但主要是因为海外新闻在工作方面的实用性有了提高。

     以前日本企业的一半以上销售额来自日本国内。而在今天,日本大企业的这一比率已经出现了逆转。任天堂销售额的8成以上,丰田汽车销售额的6成以上来自海外。在日本总体贸易中,过去美国是日本企业的最大出口国,但如今中国则已经跃居首位。而从企业的盈利结构来看,现在日本上市企业的一半盈利都来自亚洲。即使是居住在日本国内的普通工薪阶层,也开始希望了解与日本做生意的外国,尤其是亚洲的情况。

     但笔者认为,国际报道的读者之所以增加,真正的理由在于个人投资者的增加。最近10年来,日本的普通民众开始购买海外股票、货币以及债券等金融商品。日本国内的利率很低,将资金存入银行几乎得不到利息。而在股票市场也很难找到具有较高增长潜力的日本股票。于是日本民众决定投资海外市场,就开始了亚洲金融商品的交易。亚洲市场的股票估值很低,一般规模的资金就可以进行投资。日本普通家庭主妇热衷于外汇投资,因而受到国外市场相关人士的关注,甚至被亲切地称为“渡边太太”(编者:据说是因为在日本姓氏中,渡边是最被外国人知道的)。


      只要涉及金钱,人们就会认真。如果购进了澳元,就自然会关注澳大利亚的政治局势和金融政策。而如果持有中国乳业公司的股票,就会对中国发生的“毒奶粉事件”的相关信息非常敏感。从政治到经济,再到社会局势,日本个人投资者开始如饥似渴地搜寻海外信息,因为信息可以带来金钱。在进行投资时,如果抢先得到信息,进而抢先行动,就能够赚到钱。

     日本有一位名叫“是川银藏”的传奇投机家。据说是川银藏在股市中赚到了大笔金钱,据说他的信息来源只有财经报。即使是报纸上刊登的一般信息,只要能够准确地进行分析,就能在某种程度上预测未来将会发生什么,进而进行投资。如今,日本的数以百万记的投资者都在瞪大眼睛寻找海外信息,而媒体方面也开始事无巨细地报道海外信息,不仅报道政治、军事以及宏观经济,甚至还报道海外时装、美食乃至凶杀案件,简直无所不包。

      在英国,“路透社”、“金融时报”、“经济学家”以及“BBC”等一流媒体众多,这是因为投资者都聚集在伦敦。伦敦的投资者对全球的所有商品都有投资。如果持有香港股票,就需要了解中国的货币政策。倘若投资了咖啡豆和可可豆,就必须关注非洲的政治局势。而从事保险行业就会对灾害报道比较敏感。长期以来,投资者都在支付金钱从媒体手中购买全世界的信息。而媒体则竞相向投资者提供海外信息,并不断发展壮大。

     中国的情况如何呢?令人遗憾的是,除温州最近要进行试点外,个人投资者还不允许直接进行海外投资。和以往相比,虽然有大量中国读者开始关注海外新闻,但我想目前无疑只是为“提高个人素养”和“满足好奇心”阶段。像日本个人投资者那样认真地阅读海外新闻的读者恐怕不多。不过,如果个人投资者对海外投资彻底得以解禁,情况就将完全改变。到那时,从东京流行的裙子的质地(影响纺织企业股票)到首尔的朝鲜泡菜的行情(影响辣椒价格),中国的一般老百姓也会贪婪地关注海外新闻,这个时代一定会到来。13亿人开始关注海外信息之日,就是中国成为投资大国之时。


(作者为日经新闻亚洲部副部长,本文仅表达个人观点)

                        专栏-日本人小声说:经济掉下来,文化走出去
                                                          世界第一带来的不幸福
                                                           中国人和日本人谁才是“狼”?
                                                          中国企业该不该世袭?
                                                          日本糕点师的残酷物语
                                                           “知识越多越反动”
                                                           调控与生产过剩的怪圈
                                                           推理小说是中国法制的镜子? 
                                                           巴黎LV专卖店里的中国人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