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真的关心政治吗?

2015/11/27


        村山宏为日经中文网撰稿:“中国的读者对政治的关心好强烈啊!”,在比较日经中文网与日本经济新闻日语电子版排行前十名的热门新闻后,我有了上述的感慨。我在动笔写这个专栏的时候,日经日语电子版排行前十名的热门新闻中没有一篇与政治相关,而日经中文网里却有5篇是谈政治的。日本经济新闻是一个财经类媒体,日本读者特意花钱订阅日经日语电子版是为了阅读详细的经济报道。中国读者击碎了我们这些财经记者的自尊心,他们居然热衷政治报道!最近我见过一位北京出版社的年轻编辑,他对我说:“中国人特别喜欢政治,所以媒体也以报道政治新闻为主”。


   专栏-日本人小声说

  提防“寿司警察”和“饺子警察”

  中国和日本国力何时出现逆转

  日本为何不服中国?

   我是“卖国贼”

   日本人就是中国人?

   日经收购FT阴谋论真是够了

   媒体是中日关系恶化的元凶?

   安倍很坏,但日本人不坏?

   不排队的国家没有资格谈爱国

   日本与中国空军的那段蓝天情

   从饺子起源于韩国说起

   房子、国家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

   中国为啥这么贵

   爱国青年们,知道高杉晋作吗?

   中国人和美国人为什么被讨厌

   为MAO酱流泪的中国人

   “小日本主义”值得中国参考

   中国菜并非世界第一!


  
  》》》更多

        如果说中国重视政治,那么日本或许就是轻视政治。日本诗人兼社会学家水无田气流先生曾在一次采访中感叹日本年轻人对政治漠不关心。他对20岁左右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超过半数的人对“民主主义”、“人权”等词持有负面印象,而且不喜欢使用这些词汇的场所。我读完这篇报道后,深感日本这30多年来毫无变化。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也就是我的大学时代,学生对政治的关心程度也很低。当时,对政治和社会感兴趣的学生已经给人一种“危险”“可怕”“狡诈”的印象。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日本掀起了学生运动热潮。左翼激进分子高举共产主义革命的大旗,策划了炸毁企业设施、劫机等行动。他们不仅与警察进行武装斗争,还因派系斗争而自相残杀。右翼势力也不甘示弱,引发了冲入自卫队基地、煽动政变、集体自杀等一系列事件。另一方面,利益敏感的学生接近有实力的政治家,通过帮助政治家竞选获得自己的就职优势。各种各样的政治活动家们不厌其烦地将民主主义、人权等词挂在嘴边,给人留下了虚伪的印象。

        在我上大学的80年代前半期,在日本高谈阔论政治的人已经成为人们眼中的“特殊人群”。不管怎么说,这个年纪的年轻人感兴趣的还是谈情说爱。女性讨厌谈论政治的男性,男性也对谈论政治的女性敬而远之。没有哪个年轻人愿意谈论政治。即便是学政治的学生,也很少会把政治挂在嘴边。

        经济发展也是日本年轻人对政治失去兴趣的原因之一。60年代,不少日本人仍然生活困苦,以学生为首的年轻人也同样生活不轻松。年轻人要改变政治经济体制、改善日本社会的意识十分强烈。但是到了80年代,日本经济取得了相当的发展,人们足以维持生计,年轻人对社会和政治的兴趣也就自然变淡了。

        中日两国政治意识的差别或许还源于体制的不同。直到80年代,中国的政府机关还在方方面面管理着人民的生活,包括升学、就业、户口、住房、工资、粮食……。老一辈的中国人一定对“分配”这个词记忆犹新。不论想要什么都得得到上级机关的同意,人们为此不知吃了多少苦头。要想顺利办成一件事,也要与政府部门进行“政治交涉”。

        日本在这一点上不一样。日本人民即使离开政府也能自由自在地生活。日本政府原则上不能干涉人民的生活。只有因失业、生病等原因走投无路的人才会依靠政府的援助。在日本,政治家和行政机关官员的权力没有中国那么大,人们也并不期待政治家和官员在日常生活中发挥什么大作用。尽管中国自80年代起推行改革,市场经济的范围得以扩大,但是政治似乎仍在许多方面干预着人们的生活。中国人关心政治与其说是出于喜欢,不如说是为现实所迫。

       说起对政治的关心,我不由想起了台湾的漫画家L。他曾经创作了大量讽刺前总统李登辉的政治漫画。但是,随着民主化的不断推进,等到人们可以公然批评政府时,他却不再创作讽刺漫画,而是成了兜售大陆画家作品的销售商。我询问L为何不再创作时,他给出的回答是“觉得政治没意思了”。在台湾,国民党也曾在各个方面管理着人们的生活。随着90年代民主化进程的推进,政治也逐渐不再干预生活了。

        与利用政治谋取金钱和地位相比,不关心政治以及政治力量不强的社会或许更加幸福。如果人们不再依赖政治,腐败的政治家和政府官员也就不容易产生。


         但是看到对政治漠不关心的日本现状,有时我也会想“这样真的好吗”。因日本年轻人不关心政治,国政选举的投票率已经跌至50%。举行选举时有一半的人不参与投票。尤其是日本年轻一代不参与选举。结果,只占日本总人口20%的人投票给特定政党,使其成为议会多数派,为所欲为地掌控政权。一个仅由20%的人的意向决定政治的社会绝对称不上是一个健全的社会。

        年轻人不参与投票,不禁让人担心政治家不再重视年轻人的利益。无论什么选举,热心参与投票的大多是地方城市和农村的老人。想要赢得选票的政治家自然就会采用优待老人的政策。老人福利和养老金政策逐年得到改善,大城市的年轻人却得不到政府的支援。相反,年轻人还要上交很多税金。从税收分配的角度来看,日本正逐渐成为不利于年轻人生存的社会。即便如此,日本年轻人也不愿去投票。在日本,满20岁即享有投票权。2016年起,又将改为满18岁即可参与投票。今年夏天,因反对安倍政权修改安全保障法案,一些日本年轻人围堵了国会议事堂。然而日本年轻人有多少人会真正参与投票呢?

         年轻时对政治漠不关心的我如今也开始热心讨论起政治。在日本年轻人眼中,或许我已经成为一位“十分危险的大叔”。

作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亚洲总局编辑委员 村山宏,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

专栏-日本人小声说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