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治理大气污染动真格了
2013/09/26
![]() |
从集体学习之后的6月开始,中国政府开始加紧制定环保对策。在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制定了大气污染对策的基本方针。9月12日公布了17年之前的对策,提出要降低北京市等地的PM2.5浓度。由此可以看出,中国领导层希望通过解决和贪污一样容易招致舆论批评的大气污染问题,获得支持。
此次新制定了提高汽车燃料品质的对策。最近发改委公布了草案,从今年到明年,首先将把每吨汽油价格提高290元,以用于减少导致大气污染的硫磺成分。计划敦促各大石油公司利用涨价获得的资金来升级精炼设备。
中国目前的燃料标准被称为“国三”,硫磺含量是日本和欧洲的15倍。中国政府提出2014年底之前在全国推行比国三标准严格3倍的“国四”标准,2017年之前实现相当于全球最严格排放标准“欧五”的“国五”标准。
![]() |
此前,同样的环保规定曾多次被讨论,不过却迟迟未推行。这是因为决定谁来承担强化环保规定所产生的费用成为争论的焦点。
应对“国四”标准需要总额高达500亿元的设备维修费,中石化等国有石油巨头企业表示强烈反对。此次的燃料价格上涨,预计各大石油巨头仅承担其中的30%。将按照“使用者承担费用的原则”,其余70%由汽车驾驶者承担。
目前中国的石油价格为每升7.51元(北京),虽然此次仅上涨不多,不过大部分都是由消费者来承担。因此,在互联网上普通消费者已经开始表示不满。
![]() |
由于国务院积极制定大气污染对策,地方政府也纷纷效仿,相继出台具体对策。
被要求2017年之前将PM2.5的浓度比2012年降低25%的北京市政府将于10月底派考察团赴东京考察。除了学习东京的公害对策外,还计划和拥有大气污染处理技术的日本企业进行交流。
虽然中日关系陷入冷却,不过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方力称北京是开放的城市。方副局长还透露北京市将在2017年之前投入2000亿~3000亿元来治理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严重的北方地方城市的动作尤其明显。毗邻北京市的河北省决定在10月中旬之前,成立名为“环境保安警察总队”的新组织,以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计划在省内主要城市设置队员,虽然未公布人数,不过该组织隶属于公安部门,具有强制取缔的权利。河北省黄石市也设立了同样的机构。
在中国的体制下,年轻官员在地方积累经验后进入中央的事例不在少数。由于中央显示出重视大气污染对策的姿态,所以地方一把手也纷纷采取行动。
(阿部哲也 北京报道)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