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扩大商品期货品种
2013/03/27
![]() |
大连商品交易所 |
上市首日,作为交易核心品种的9月期货在交易开始之后出现了下跌。收盘价为每吨1267元,相比1340元的基准价下跌了5.4%。中国鲁证期货分析师邓莉称:“越来越多观点认为,未来需求将放缓”。目前,大连商品交易所还正在申请推出鸡蛋、木材和铁矿石期货。
郑州商品交易所于去年12月推出了玻璃、菜种油以及菜籽粕3大期货。今年,大米期货品种有望扩容。除了已经推出的长粒米早稻之外,长粒米晩稻和短粒米期货正等待审批。此外,去年5月推出白银期货的上海期货交易所正在筹备今年推出石油沥青期货。
上市品种扩大的背景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现货市场的价格波动不断扩大。
以山西的冶金煤为例,每吨的现货价格自2011年到2012年曾下跌500元以上,其后至今年2月则上涨了200元。大连商品交易所工业品事业部总监陈伟指出越来越多企业希望规避价格波动风险。
由于反映了现货交易的规模,中国期货市场拥有了全球屈指可数的巨大成交额。在2012年全球商品交易所成交额排名中,大连商品交易所以较上一年增长2.8倍的5亿2100万手跃居第1位。
人民币国际化是关键
中国的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均为世界最大,市场份额分别达到近一半。如果期货市场交易额不断扩大,对全球商品价格产生的影响不容小觑。
![]() |
熟悉农产品期货交易的日本国学院大学经济学系教授茅野信行称,“以大米为例,中国的短粒米生产量接近日本的10倍。如果实际启动期货交易,中国有可能掌握价格形成的主导权”。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相关影响将非常有限。原因是虽然在外资在中国拥有分支机构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期货公司进行交易,但中国政府限制海外资金流入,包括投机资金在内的海外资金很难进入中国。因此,人民币能否走向国际化,也将是预测中国期货市场走向的关键。
在煤炭现货交易中,如果在签署买卖合同后行情出现下跌,很多企业会选择放弃履约或者要求对方降价。这种商业惯例也有可能成为期货交易的绊脚石。
(进藤英树 大连报道)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