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保债券翻番,寻求绿色金融主导权

2022/01/28


      在中国大陆和香港,绿色债券(环保债券)的发行出现激增。这是将筹集的资金投向环保相关项目的债券,2021年的发行额达到714亿美元,增至2020年的2.2倍。为了提升作为金融中心的地位,寻求在官方主导下争夺绿色金融的主导权,但质量的确保等课题也很多。

 

      “由于强有力的政策推动和推进资产多样化的投资者,中国大陆和香港的环保债券市场日趋充满活力”。在瑞穗证券亚洲(Mizuho Securities Asia Ltd.)担任可持续发展金融的首脑的Ivy Lau如此表示。

 

 

       金融信息公司Refinitiv统计显示,中国大陆的环保债券发行额达到611亿美元,而香港为102亿美元。占世界整体发行额的逾1成。日本环境省的统计显示,2021年日本的环保债券发行额约为1.9万亿日元,与中国的差距巨大。

 

       中国领导层提出了到2060年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的目标,国有企业的发行增加。在中国大陆的债券市场,只有获得授权的金融机构能参与,而在属于离岸市场的香港,亚洲机构投资者的交易活跃。

 

       在汇丰银行(HSBC)担任可持续发展债券业务负责人的甘露颖针对中国环保债券市场指出,投资者很关注,还获得政府的强力支持,商品开发等创新也很活跃。

     

       在中国,包括环保债券在内,概念更为宽泛的可持续发展债券的发行在扩大。中国银行发行了推动去碳化的过渡债券和亚洲首只专注于生物多样性的债券。中国建设银行发行了利率随着是否达成环保相关目标而改变的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SLB)。

 

       香港政府也采取积极行动。2021年2月发行了包括成为亚洲政府旗下首只30年期的25亿美元环保债券,11月还以离岸人民币计价发行。今后还将考虑向个人投资者发行。

 

       香港希望成为“绿色金融中心”,推出了在发行环保债券之际向取得外部机构认证等所需经费提供补贴的框架。香港交易所2020年底建立了包括环保债券在内的可持续发展债券的信息平台,注册债券超过80只。东京证券交易所的平台的注册数仅为7只。

     

 

       投资资金也在流入。美国调查公司晨星(Morningstar,Inc)统计显示,投资于中国大陆和香港的环保债券等的可持续发展基金的资产余额在最近1年里增至3倍。在欧洲,瞄准环保的投资者增加,存在环保债券的收益率低于通常债券、被称为绿色溢价(Greenium)的现象。“亚洲的专业投资者仍较少,绿色溢价不像欧洲那样明显”(投资银行相关人士),这也构成吸引力。

     


  

       中国寻求在培育市场的同时,争取绿色金融的主导权。中国人民银行(央行)2021年4月携手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发布了给绿色债券下定义的项目目录,排除煤炭相关项目等,显示出向国际标准妥协的态度。

    

       2021年11月,针对划分绿色债券的分类标准,发布了提出与欧盟(EU)的共同项目的市场磋商文件。在中欧协商会议担任共同主席的马骏表示,不同市场的绿色资产相互认证变为可能。

     

中国的环保债券市场由中国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主导(Reuters)

 

       课题也很多。英国非营利团体气候债券倡议(CBI)统计显示,在2021年上半财年发行的中国环保债券中,符合国际基准的仅为58%。还存在将筹集的资金用于债务偿还和营运资金的情况。

    

      惠誉评级(Fitch Ratings)的金维·吉阿(音译)表示,“中国企业在离岸市场香港发行之际,不得不遵循更为严格的国际标准。为了将外国投资者吸引到本土市场,需要提高标准”。

     

      在中国推进去碳化方面,中国企业从海外融资的重要性正在加强。不仅是提高作为金融市场的地位,在环保措施方面,也需要改善质量。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木原雄士 香港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