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独跌”的逻辑
2012/12/05
![]() |
与同样有中国企业上市的香港股市相比,上海股市的低迷非常明显。香港恒生指数自年初以来上涨了18%,3日盘中价创出今年新高。同时在香港和上海上市的中国石油化工最近2个半月的股价形成鲜明对比,恒生指数上涨了14%,上证指数则下跌了0.2%。
香港股市没有资本限制,吸引了海外资金流入。美欧货币宽松政策释放出的大量资金由于中国经济指标出现改善而纷纷流入香港股市。
另一方面,中国大陆股市限制外资进入,买家大部分为中国国内的投资者。虽然主要经济指标得到改善,但用电量和人民币贷款增加额等反映当前企业动态的指标仍然处于低水平。企业业绩预期也不容乐观。
中国的股市投资者中约7成为个人投资者。股民容易跟风,从而导致股价一边倒。由于经济前景不明,中国的家庭收支中,增加储蓄、撤离股市的倾向日趋明显。
下跌的另一原因是股民对政府经济调控的不信任。上证的历史最高点(6124点)是5年前十七大期间创出的。但很多观点认为十八大确定的领导层更重视均衡化,对于放宽外资入市限制等股改措施不能过于期待。关注日经中文网新浪微博
(土居伦之 上海报道)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