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能否停下贬值脚步?

2018/07/24


      在近期的金融市场,中国人民币能否止跌成为焦点。美元兑主要货币升值、中国经济减速和中美贸易战等因素叠加,人民币兑美元汇率7月20日一度贬值至1美元兑6.8元,创出约1年来最低水平。有分析认为,担忧资本外流的中国政府不会容忍人民币过度贬值,因此7月内确定的下半年经济运行方针受到关注。

       

人民币及各国货币资料图(reuters)

 

      6月,人民币兑美元贬值超过3%,按月计算创出了历史最大跌幅。7月初,中国人民银行(央行)高官对人民币贬值进行了牵制,但做空趋势仍未改变。在市场上,人民币贬值预期正在逐渐增强,瑞银(UBS)近期将2018年底人民币汇率预期从6.3元调整为6.8元。

   

      对于在中国国内进行交易的在岸人民币来说,中国人民银行每天早晨设定的中间价成为基础。中间价与前一交易日上海市场收盘价相比,5月多设为“人民币贬值”方向,但6月“人民币升值”方向的设定出现增加,进入7月后,设为“人民币升值”方向的交易日占8成以上。

   

 

      香港的外汇经纪人表示“这是当局警惕人民币贬值的体现”。人民币贬值具有支撑中国出口、缓和贸易战争打击的效果,但如果过度贬值,存在资本外流难以遏制的风险。

     


 

      瑞穗银行的高级亚洲外汇策略分析师张建泰认为,虽然一部分投资者认为中国人民银行不会像过去那样支撑人民币,但如果出现资本外流风险,将不得不进行干预。

  

      在市场上,对于在香港等中国本土以外交易的离岸人民币的关注正在提高。这是因为与在岸人民币相比,中国政府的影响力鞭长莫及,对冲基金等更容易展开抛售。2015~2016年人民币做空压力加强之际,与在岸相比,离岸的跌幅更加突出。目前,在岸和离岸的价格差没有当时那么明显,但在离岸主导下贬值的情况增加,可见投机资金的买卖很活跃。

    

      在预测未来走势方面,重要的是确定中国经济运行方针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中国,通过党的会议在7月确定下半年基本方针成为惯例。

  

      中国提出经济增长从数量转向质量,一直在推进压缩过剩债务(去杠杆化)等结构改革。这导致了股价和经济的下行压力,目前开始有观点认为,将调整为更加顾及经济的政策。进一步的货币宽松构成人民币贬值的因素,但如果资本外流的风险减弱,也有可能给人民币抛售踩下刹车。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木原雄士 香港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