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对举措暂时止住股市下跌
2016/01/06
5日上证综合指数的收盘价比上一交易日下跌0.26%,报收于3287点。该日开盘后股价先是下跌,之后转为上涨,之后又出现下跌,跌幅一度超过3%,股价持续波动。
中国股市在今年的首个交易日4日,上证综合指数暴跌7%。触发了同一天才引入的“熔断机制”(当股指波动幅达到规定的熔断点时自动停盘),这种情况实属罕见。
为了平息混乱,中国的证券监管当局5日在上海股市开盘之前发出了应对举措。表示对于持有上市企业5%以上股份的大股东减持,将在一定时间内对减持股份的比例进行限制。在上海市场,2015年夏季股市暴跌时出台的大股东减持禁令将在8日到期,这在供给层面对股市构成重负。
关于当股指波动幅达到规定的熔断点时自动停盘的“熔断机制”,证券监管当局也表示将改善。现在的制度是沪深300指数(CSI300)波动5~7%时熔断机制发动。4日在波动接近下限时出现了恐慌性卖盘。今后发动熔断机制的波动浮动有可能扩大。
股市下跌的背景还有人民币汇率下跌造成资本流出加速,而且外币负债多的中国企业的业绩有可能恶化。
中国人民银行(央行)为减少这些不安,在5日的上海外汇市场上似乎采取了买入人民币、抛售美元的举措。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正式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后,人民银行一直未实施大规模的汇率干预举措,但是受股价下跌影响,人民银行转变了姿态。
央行还在5日的上海短期金融市场上,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向银行注资1300亿元。创约4个月来的最高水平。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土居伦之 上海报道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