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座大山压住中国经济
2013/07/11
外需疲软
“在接受月度调查的近2000家出口企业当中,今年以来每个月都有45%以上的企业反映新增出口订单金额同比在下降。6月底的调查结果显示,有49.2%的企业反映新订单金额同比减少。这个数据较上个月扩大了1.9个百分点”,中国海关总署综合统计司司长郑跃声在7月1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对中国贸易面临的情况显示出了危机感。
![]() |
虽然中国力争扩大对东南亚和美国出口,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9日下调了今年的全球经济增长率预期,因此前景也不容乐观。
此外,外需低迷还将反过来影响国内。面临钢铁和造船等产能过剩的制造业因看好出口增长而生产的产品陷入滞销,因此背负着库存这座大山。内陆地区的一名钢铁贸易商抱怨称,“相比去年的经济放缓,情况更加糟糕”。
内需乏力
![]()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新车销量(中国国内生产量、依据工厂出货数据、包括商用车和出口车)比上一年同月增长11.2%,达到175万4100辆。个人购车热已扩大至内陆地区,表现强劲。
不过,中国一家金融机构的负责人表示,“拥有强劲需求的行业只有汽车和住房”。截至6月,中国进口连续2个月同比下滑,显示内需增长势头羸弱。
投资过剩
但中国政府不会轻易出台货币宽松等经济刺激政策。因为作为银行体系之外融资手段的“影子银行”规模不断膨胀,而房地产市场泡沫也愈演愈烈。即便扩大国有企业的设备投资,也只会让产能过剩问题日趋严重。由此可见,中国政府目前是进退两难。
9日,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发生了混乱,中国人民银行(央行)北海支行前聚集了大量民众,结果不得不出动警察。该事件的起因是有传言声称凭借一份申请表可以申请办理无息、贴息、低息贷款。可见中国同时面临资金过剩和资金短缺。总理李克强展现出了相对经济增长更加重视改革的姿态,政策抉择明显更加困难。
(大越匡洋 北京报道)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