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向中国经济的阳光能持续多久
2013/01/15
![]() |
江苏盐城的房地产开发 |
长期拖累中国经济增长的出口在12月创下了历史最好水平,复苏趋势明显。欧洲经济已经摆脱最糟糕时期,同时以中国大陆为生产基地的美国苹果公司的iPhone5的销售扩大也推动了中国的出口复苏。
中国在12月15、16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将推进“城市化”战略,也就是促进农民流向城市地区。中国此前一直通过自毛泽东时代以来的严格户籍制度来限制农民进入城市,因此这将是政策的重大转变。市场认为这有助于城市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对此给予了积极解读。
到去年秋季为止一直熊冠全球的中国股市在经济触底预期的推动下,也已经呈现上涨态势。作为中国代表性股票指数,上证综合指数自去年11月末起已经上涨13%(截至12月11日)。
此前萎靡不振的建筑机械和钢铁等基础设施投资概念股票拉动了股市行情。由于投资者看好基础设施投资审批加速和城镇化战略,建筑机械巨头三一重工在同一期间上涨19%、钢铁巨头鞍钢上涨19%、铝业巨头中国铝业则上涨了11%。
此外,被称为经济晴雨表的利率也在走高。在利率市场,流动性较好的5年期掉期利率在1月11日一度升至3.790%,创出了约1年零4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在市场上对中国人民银行(中央银行)推出新一轮货币宽松政策的预期已经大幅降温。相反,甚至安信证券认为随着通货膨胀压力的提高,人民银行将于今年下半年进行加息。
而外汇市场也出现了中国经济走强的预期。以在香港交易、反映1年后汇率预期的NDF(1年期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交易)为例,与人民银行设定的中间价相比,1月10日人民币汇率时隔约10个月转为对美元升值。这意味着香港投资者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已经从此前的人民币贬值转为升值。
不过,市场也有声音警惕不要过度乐观。原因是产能过剩等中国面临的结构性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去年12月25日,在内陆地区的湖北省武汉市,造纸工厂的约1000名工人举行了反对工厂关闭的大规模游行。在劳动者权利意识日渐提高的背景下,通过关闭工厂来消除产能过剩的做法正日趋困难。
严重依赖固定资产投资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增长模式正在接近极限。太平洋证券的经济学家汪慧在12月26日的报告中认为如果不对以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为核心的经济结构进行改革,将无法避免长期增长力出现下降。
不少观点认为中国2014年以后的增长率将降至7%左右。在年轻适龄劳动人口转为减少的日子日趋临近的背景下,将如何改变传统的产业结构?以习近平为首的中国新领导层面临的课题非常沉重。
(土居伦之 上海报道)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