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手机采用日本零部件翻番
2013/11/11
|
各智能手机厂商正在竞相开发薄型轻量且耗电量小的高功能终端。日本村田制作所在智能手机积层陶瓷电容器的小型化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东芝和日本显示器则分别擅长生产小型节能的NAND型闪存和有助于终端实现小型化的触摸屏内置液晶面板。
中兴通讯看好这些高品质的日本产零部件,计划今后2~3年将高端机型中的日本产零部件的采购额翻一番。中兴通讯已经在旗舰机型中采用夏普的液晶面板和索尼的CMOS传感器。在蓄电的陶瓷电容器和减噪线圈等被动元件方面也将增加日本产零部件的比重。
![]() |
北京市内的手机卖场 |
华为几年内预计将日本产零部件的采购额比2012年的9亿美元翻一倍。高价位机型方面,将把日本零部件的采购比例从目前的50%成提高至70%。华为计划以9月底在日本横滨市设立的研究所为基地,与日本零部件厂商加强合作,开发高功能智能手机。
原本使用当地厂商的零部件、以低价位手机为核心开展业务的中国中型厂商也开始增加日本产零部件的采购。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为对抗大型智能手机厂商,向市场投放了售价在3千元左右的高价位智能手机,并计划在几年内,将日本产零部件在高档机型零部件采购费中所占比重从目前的20~30%提高至50~60%成。
![]() |
在中国市场份额迅速扩大的各厂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其产品不仅在价格上具有优势而且功能强大。在中国,作为实现高速通信的“4G”基础设施投资已经启动,各智能手机厂商正加紧开发可以对应新通信模式的产品。而中国尚未培育出可以生产和开发高功能部件的零部件厂商,因此,日本的零部件厂商稍处于有利位置。
据美国IDC统计,7~9月苹果和三星电子的智能手机全球份额合计达44.5%(按数量计算),虽然2大厂商曾持续占据一半左右的份额,处于垄断状态,不过华为等中国厂商已开始动摇其地位。另一方面,除了美韩企业外,日本的零部件厂商也希望通过吸收中国企业的需求来扩大盈利基础。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