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快促进半导体海内外合作
2022/02/03
中国政府为了推动半导体尖端技术的转移,将成立囊括海外半导体厂商的专业组织。设想与美国英特尔等企业合作,或将吸引涵盖软件、原材料和制造设备的联合研发基地等。力争构建不受美国制裁影响的半导体产业链,但美国等方面有可能加以反对。
![]() |
中国政府将加快半导体产业的培育(长江存储科技,2019年摄影) |
中国政府将设立的是“半导体跨境产业服务工作委员会”。预计在2022年上半年之前,以商务部为中心,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合作设置上述机构。具有半导体技术优势的清华大学的研究所将成为牵头人。
相关人士透露,该委员会的职能是强化中国与外国半导体产业的合作。也有分析认为,中国领导层将构建自主产业链定为目标,意在获得日美欧的半导体相关尖端技术。计划与日本企业在半导体相关材料和制造设备等领域展开合作。
具体来说,将呼吁海外企业和中国大型企业、研究机构推进联合开发等合作。预计还将推动与地方政府等的合作,吸引研发中心和工厂。在吸引研发中心方面将提供包括资金在内的支援。设想在中国企业收购海外半导体相关企业时提供资金方面的支援。
日本经济新闻获得的草案显示,作为呼吁参加的海外企业,除了英特尔、美国超微半导体公司(AMD)和德国英飞凌科技公司等半导体巨头之外,还包括最尖端半导体设备制造商ASML等荷兰的业界团体等。
相关人士表示,已有企业显示出参加的意向。英特尔与荷兰的业界团体面对日本经济新闻的采访均回复称“不予置评”。
半导体自给率低
中国的半导体需求被认为占全球的约4分之1。部分媒体报道称,从英特尔的2020年各地区销售额来看,中国占到26%,AMD也在中国拥有大量客户。外资企业的中国高管表示,“对于很多半导体企业来说,中国都是销售额达到最大规模的增长市场,应该无法忽视中国政府的意向”。
此外,中国方面也将有实力企业参加。中芯国际(SMIC)、中微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AMEC)、小米等成为候选。半导体相关的基金也将参与。
![]() |
除了清华大学之外,预计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下属研究所也将参加。中国方面还希望通过包括海外企业在内的产官学(企业、政府和高校)的合作强化,促进人才培育和技术开发。
中国政府将半导体定位为重点领域。成立了专注于半导体产业的2万亿日元以上的主权财富基金,培育了长江存储科技等公司。不过,美国调查公司IC Insights的统计显示,中国2020年的半导体自给率仅为16%。
企业面临选择
主权财富基金计划投资中芯国际的新工厂,为了完善产业链向原材料和制造设备投入巨额资金。但也有可能与此次设立的专业组织展开合作。
另一方面,中国方面的计划能否顺利推进仍是未知数。在世界范围内,为了培育半导体产业,日美韩等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提供巨额补贴等,展开吸引工厂和研发基地的竞争。此外,相关技术的转移包含了涉及国家安全保障等的微妙问题。
美国政府禁止向中国华为技术供应美国企业开发的半导体,也不允许向中芯国际出口最尖端制造设备,试图遏制中国的技术升级。对于此次的新组织,也有可能要求各企业避免涉及技术转让的合作。
一家外资企业的高管表示,“力争在不违反美国等管制的范围内,不断扩大在华业务”。在中国方面的要求和技术保密等之间,企业或将面临选择。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多部田俊辅 北京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