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5G摩擦,北欧系坐收渔利?
2020/08/06
围绕新一代通信标准“5G”,中美的主导权争夺延伸到全球。英国决定完全排除华为的基站,法国似乎也将追随。在中美对立的夹缝中,北欧的爱立信和诺基亚正对巨额的设备投资需求虎视眈眈。日本的NEC也加入了竞争。5G技术的主导权争夺日趋激烈。
在英国政府宣布排除华为之前的7月14日上午,华为英国法人董事长约翰·布朗(John Browne)宣布辞职。布朗曾担任英国石油(BP)的首脑等,是在政财界具有深厚人脉的重要人物。华为2015年挖来的重要人物离开,令人感觉英国政府的排除方针已无法动摇。
![]() |
英国原本与要求同盟国完全排除华为的美国保持距离。但是,不允许中国在数字领域掌握主导权的美国非常固执。5月,美国宣布了对华为的零部件采购实施限制的制裁强化举措。受此影响,英国在短短半年内改变了方针。
英国做出判断后,法国也倾向于排除华为,而在意大利和德国,在执政党内部认为应排除的声音也在加强。在德国,作为美国第3大移动运营商T-Mobile US公司的最大股东,德国电信也采用了华为设备,但根据政府的判断,各通信公司将不得不更换基站。
美国向欧洲各国提出罕见的要求,是因为对华为来说,欧洲是“第二个本土市场”。华为在欧洲(包括中东和非洲)市场的营业收入2019财年(截至2019年12月)达到2060亿元,占到整体的24%,大幅超过亚太地区(8%)和南北美洲(6%)。欧洲是华为在中国之外的最大市场。
其中,英国是“安排最多员工、最多投资的大本营”,华为欧洲的前员工表示。2010年,华为与英国政府共同设立确认产品安全性的“网络安全评估中心”,具有与政府保持一致步调的自信。为何华为在欧洲的存在感如此突出呢?
背景之一是通信行政。日本情报通信综合研究所的主任研究员八田惠子表示,“在欧洲,出于确保透明性等理由,一般采取频谱拍卖制”。与实行频谱分配的日本不同,对通信运营商来说,在欧洲获得频谱的成本巨大。因此,在这一环境下,价格低于竞品的华为产品更容易获得订单。
不仅是价格,华为的性能也得到高度评价。欧盟委员会的2019年企业研发费用排行榜显示,华为高达127亿欧元,达到芬兰诺基亚和瑞典爱立信的3~4倍。
在5G专利申请方面,华为也走在前头。德国专利数据库公司IPlytics的统计显示,截至1月,华为5G相关的标准必要专利(SEP)申请数达到3147项,份额占15%,排在首位。诺基亚为2149项,占10%,而爱立信为1494项,占7%。
![]() |
华为的专利优势在欧洲也一直发挥着作用,但在大本营英国被排除在外一事已成定局,华为内部的危机感正在扩大。甚至有相关人士表示“已经四面楚歌”。
爱立信和诺基亚正在试图寻找机会。“英国的5G投资可能延迟,而英国的决定消除了这一不确定性。我们有经验和技术,与通信公司合作”,爱立信欧洲与南美地区负责人Arun Bansal在英国政府宣布排除华为之后如此表示。
被华为抢走欧洲市场的这两家北欧企业,此时正在反过来进入巨大的中国市场。通常情况下,通信公司都会使用多个基础设施,维持多个供应商,因此中国也存在商机。爱立信在6月之前与中国3大运营商签署了5G的商用协议。诺基亚也获得中国联通的部分5G系统订单。
诺基亚为了避免错失良机,公司内的王牌、曾调任到当地电力企业的佩卡·伦德马克(Pekka Lundmark)8月出任首席执行官(CEO),比预定时间提前了1个月。佩卡·伦德马克表示,“我在美国和中国具有广泛经验”,丝毫不掩饰野心。
5G的通信速度是4G的100倍。与个人的数据通信相比,在智能工厂、互联汽车和远程医疗等新一代技术场景下,基础设施的作用更加受到期待。作为通信领域业界团体的英国GSMA统计显示,全球通信公司在今后5年内计划推进1.1万亿美元的设备投资计划。面对这一巨大的需求,各方的竞争日趋激烈。
![]() |
在英国政府宣布完全排除华为(Reuters) |
日本企业也视为良机。NEC与NTT于6月就拓展全球通信基础设施市场达成协议,在5G领域还与乐天展开合作。
美国等将培育Altiostar Networks等涉足自主通信网的新兴企业,以瓦解华为。在基站市场,华为掌握近35%的份额,存在感巨大。但是,欧洲市场风云突变,华为的根基开始动摇。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伦敦 佐竹实、广州 川上尚志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