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逆境上市背后的自信与胜算
2018/07/10
中国大型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于7月9日在香港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虽然小米在中美贸易摩擦和智能手机市场增速放缓的逆境下上市,不过首席执行官(CEO)雷军则淡定地表示“小米不是单纯的硬件公司,而是创新驱动的互联网公司”。这份自信来源于其参与创业和投资的约500家公司以及由这些公司构建起的“小米经济圈”。
![]() |
为上市敲钟的小米CEO雷军(7月9日,香港) |
雷军在小米上市仪式上致辞称,“最近正是中美贸易战、全球资本市场风云变幻的时候,感谢十多万投资者在此刻真金白银的投入表达了对小米的认可和支持”,并与联合创始人等拥抱庆祝上市。
例行敲钟后,会场响起热烈的掌声,不过小米开盘价16.6港币,较发行价下跌2%以上。收盘价16.8港币。此前有传言称小米的股票总市值将达到1千亿美元左右,但最终甚至未达到500亿美元。
为何市场的反应冷淡呢?原因是投资者对智能手机市场整体增长力的怀疑。小米眼下为全球第4大智能手机厂商,但2017年中国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全球的智能手机出货量也陷入负增长。
![]() |
不过,雷军不单纯是智能手机厂商的创始人。雷军在武汉大学读书时期阅读了与美国苹果创始人乔布斯有关的书籍,梦想成为一名创业者。学生时代尝试创立杀毒软件公司,但是以失败告终。毕业后进入大型软件公司金山软件积累经验。
雷军在金山软件崭露头角,28岁就当上了总经理。2007年成功使该公司赴香港上市。虽然一度退出公司管理,不过现在担任该公司董事会主席职务。由于雷军是金山软件的大股东,因该公司的上市获得了大量财富,还以天使投资人的身份活动。
从任职于金山软件时开始,雷军参与创立电商网站卓越网,卓越网之后被出售给美国亚马逊。他还参与了游戏网站多玩游戏网(现为欢聚时代)和结算系统拉卡拉的创建,并成功使欢聚时代赴美上市。此外还参与创立网上服饰销售网站凡客诚品(VANCL)。雷军通过金山软件、投资基金以及2010年成立的小米投资的企业被认为多达近500家。
雷军在创立小米之初就宣称,将打造移动网络生态系统。小米智能手机以外产品和服务的销售额占整体销售额的3成。并培育出了收购了平衡车厂商赛格威(Segway)的纳恩博(Ninebot)等公司。开发可穿戴终端的华米信息科技也于2月在纽约证交所上市。
形成“小米经济圈”的超过500个种类的器具和生活家电在“小米之家”销售,深受年轻人等欢迎。生活家电包括电饭煲、扫地机器人和空气净化器等。小米参考在中国也很有人气的日本品牌“无印良品”,统一采用简单的设计风格。促使消费者产生想要购买各种小米产品的意愿。
![]() |
小米的专卖店(资料) |
将这些器具和家电与小米智能手机通过网络连接起来,还能产生超过无印良品的优势。例如可以使用智能手机管理智能手表掌握的运动和健康信息。以及利用智能手机操控无人机和远程操控家电等,智能手机将众多产品联系起来推动了各种产品的销售。
国泰君安证券等在报告中指出,即使将小米作为互联网公司看待,其股价也偏高。另一方面,也有观点指出,小米具备中国的互联网巨头所不具备的优势。
某外资投资公司的高管表示,“与以国内的互联网服务为基础的腾讯控股和阿里巴巴集团相比,小米以智能手机这一产品为起点,更容易在外国增加用户”。
事实上,2007年金山软件上市时,市场的评价也低于预期,据小米的高管透露,雷军“化不甘为力量成立了小米,进一步实现成长”。首先小米能否从智能手机这一单一收益基础打造出第二个收益基础,即服务呢?力争卷土重来的雷军的手腕将受到考验。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多部田俊辅 北京、木原雄土 孙娜 香港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