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制裁中兴给全球手机供应链蒙上阴影
2018/05/14
中美贸易摩擦开始给全球智能手机和通信设备供应链蒙上阴影。美国商务部决定今后7年内禁止美国企业与中国中兴通讯(ZTE)进行交易。中兴相关人士表示,受此影响很多陷入停产。如果停产局面长期拖下去,预计还将对美国和日本企业的供给和采购产生影响。
![]() |
中兴的总部工厂(广东省深圳市) |
给手机供应链带来影响
“已经禁止与高通、英特尔、博通等(美国)交易伙伴进行电话联系和技术交流”,中兴相关人士半遮半掩地表示。中国媒体也报道称“中兴的库存还有一个月就将用完,但生产线现在就已经基本处于停止状态”。
美国发出交易禁令的原因是中兴在2010~2016年间长期违反美国出口限制,利用幌子公司等从美国偷偷向伊朗和朝鲜出口通信设备。中兴承认了这一行为,2017年3月以支付罚款(约1300亿日元)的形式与美国政府达成和解。
但随后中兴继续提交虚假报告,美国政府4月16日决定实施新的制裁。
中兴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大型上市国企。不少相关人士认为“美国似乎瞄准了智能手机和通信等得到中国政府扶持重要产业的大企业进行狙击”。
![]() |
在智能手机领域,中兴的存在感有所提升。中兴智能手机2017年的全球出货量约为4300万部,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9。其中7成面向海外市场,在美国市场上出货2100万部,占总量的一半左右,是美国市场上排名第4的手机厂商。
中兴陷入困境的原因是在智能手机的核心技术方面依赖美国企业。
一是作为智能手机大脑的半导体,大部分需要向美国的英特尔和高通采购。中兴智能手机约3成的零部件由美国企业生产。
二是手机操作系统(OS)目前实际上只有2种,即苹果的“iOS”和谷歌的“安卓(Android)”。中兴使用安卓操作系统。
关于新一代高速通信的核心技术“5G”,中兴刚刚在2月底宣布与英特尔和高通进行研发合作。遭到制裁后,中兴在5G这一未来的增长性项目上今后很可能陷入停滞。
不仅仅是中兴,中国最大的通信设备企业华为也受到中美摩擦的影响。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4月17日针对本国的通信企业做出决定,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禁止向外国企业采购通信设备,其目标就是华为和中兴。
美国担心华为与中兴的通信设备被用于间谍活动。美国国会在2012年曾要求美国企业避免使用2家企业的通信设备。此次的新限制直接禁止美国企业从华为和中兴采购商品。
一方面,对中国企业的制裁恐怕也会影响到美国企业的经营。高通和英特尔的大量通信设备芯片被认为供应给了华为和中兴。如果中美摩擦长期持续下去,美国企业也将被迫进行战略调整。
给日本造成影响
美国对华为和中兴的制裁将对日本造成影响。日本通信运营商NTT DoCoMo在2017年发布的双屏可折叠智能手机“M”由中兴制造。对于双屏可折叠这种其他企业不愿制造的机型,NTT DoCoMo选择了中兴作为生产商。
此外,美国的制裁还将对日本的虚拟通信运营商投下阴影。在日本,2017年虚拟通信运营商在移动通信市场达到1成份额,原因就在于华为和中兴能够制造低价终端。
在日本智能手机市场上势头更胜的是华为。按2017年各机型的销量来看,华为的产品仅次于美国苹果“iPhone”,排在第2位。日本KDDI于2018年1月在大型通信运营商中率先销售华为的产品。性能不输iPhone的机型售价低至2万日元左右(约合人民币1157元)。
此外,液晶面板等领域的日本企业也在关注影响。日本显示器公司(JDI)2017年10~12月的销售额中,对中国智能手机用液晶面板占到1成以上。面板制造的前半段工序由日本工厂负责,后半段工序由中国工厂负责。如果华为等的智能手机产量下降,日本企业开工率下降的风险将随之提高。
在日本力争2020年实现商用化的“5G”领域,日企与中国企业的关系也在加深。华为自2017年底开始在5G开发方面与软银展开合作。据称华为的通信设备价格比美国企业低2~3成,日本企业的采用正在增加。
5G是物联网(IoT)、自动驾驶等今后增长领域必需的技术。在美国新制裁的背后还存在怀疑中国企业从事间谍活动的看法。通信设备需要在重视安全领域的基础上加以选择,有可能对日本企业新一代技术的战略产生影响。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中村裕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