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掌握日本个人电脑40%市场份额

2017/11/03


  联想集团与日本富士通11月2日宣布,将就个人电脑业务成立合资公司。联想将向富士通的个人电脑子公司过半出资,掌握主导权。联想2011年与NEC整合了个人电脑业务,与富士通携手后将掌握日本个人电脑市场40%的份额。在手机方面,华为技术在日本的市场份额也不断增长,中国企业在日本国内的存在感日益增加。

      

杨元庆(左)与富士通社长田中达也(11月2日,东京)

 

  在东京举行的记者会上,联想总裁兼首席执行官(CEO)杨元庆介绍了合作的目的。他指出,将通过合作增强采购能力巩固业务。

 

  联想计划2018年4月以后向富士通的个人电脑子公司出资280亿日元,获取51%股份。富士通的持股比例为44%,日本政策投资银行持股5%。在7名董事中,联想有4人的提名权。一方面,联想在日本国内个人电脑市场的份额将达到40%,与美国戴尔和惠普拉开差距。

 

  联想与富士通的谈判持续了1年以上。富士通社长田中达也解释称,“认真彻底地讨论了合资公司的发展计划”。围绕富士通与在日本国内份额居首的联想-NEC联盟之间的关系、业务整合后的体制等,在细节的调整上花了一些时间。

 

  双方最终决定,将继续维持富士通在岛根县的工厂和“FMV” 品牌,与NEC分别开展业务。

 

  联想2011年与NEC整合个人电脑业务后,推进生产和维护的一体化,提高了效率。此外,还利用NEC的销售网,日本迅速扩大市场份额,被视为业务合并的成功典范。

 

  本次通过将富士通的个人电脑业务也收归旗下,联想在生产和开发方面进一步提升竞争力。

 

 

  日本国内的个人电脑市场预计难以取得大幅增长,但销售以高档机型为主。联想希望获取富士通在小批量生产和小型化等方面的经验,应对客户需求。

 

  今后的焦点是联想进一步的整合计划。杨元庆表示,“先把与富士通的合资业务做成功”,并未明确表明今后是否还会与其他日本企业整合个人电脑业务。不过,个人电脑作为通用商品,操作系统和CPU(中央处理器)等零部件采购容易发挥规模优势。

  


   

  目前东芝、松下、VAIO等其他日本厂商的市场份额合计仅有15%左右。单独维持业务将变得困难,行业重组的可能性正在升高。

 

  联想等中国家电企业以巨大的国内市场为基础,以成本竞争力为武器,在全球各国市场上不断提升份额。

 

  日本国内的手机市场原本由日本厂商和美国苹果垄断,但近期华为等中国企业的存在感日渐提升。

 

  日本机电企业转型慢

 

  只是把零部件组装到一起,个人电脑已成为通用产品的代名词。日立制作所、NEC、索尼等日本国内大型机电企业相继决定退出该市场,现在富士通终于也放手。

  

 

  富士通和联想间的谈判共花了1年零1个月时间。在决定出售过半股份后,双方围绕销售体制的问题一直没能谈拢,花费了不少时间。这是日本国内机电企业结构转型缓慢的典型代表。

 

  在个人电脑领域,美国IBM公司2005年向联想出售了个人电脑业务。IBM在个人电脑业务价值降低前,将其出售给需要品牌的新兴企业,把获得的资金投入到了高收益的IT(信息技术)服务中。

 

  一方面,飞利浦剥离优良资产,成立大型车载半导体企业恩智浦半导体和半导体制造设备企业ASML等。也有企业效仿这种做法。

 

  与海外大企业相比,不少日本企业因无法放弃夕阳业务而导致业务价值受损。也有像东芝那样陷入经营危机,彻底剥离低盈利业务的企业。

 

  富士通出售个人电脑业务比IBM晚了12年。为了追回在结构改革发方面落后的时间,在强化IT服务竞争力方面就有必要作出快速的决断。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