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产业规模将扩至2400亿元
2017/09/14
中国版全球定位系统(GPS)、中国自主研发的卫星定位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在推进民间利用。这是中国最高领导层主导的政策“军民融合”的代表,目的是让中国企业与军队推进尖端技术和人才的交流,从而提高产业竞争力。“北斗”将在2020年前覆盖全球,将产业规模扩大至2016年4倍的2400亿元。
中国内陆地区的四川省绵阳市9月7日举行了“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简称:科博会)。科技部副部长李萌强调本届科博会对促进军民融合发挥了重要作用。军民融合领域的200多家企业参加了本届科博会。
“北斗”是军民融合产业代表
军民融合是担任共产党、军队和国家最高领导人职务的习近平2015年3月作为国家战略提出的重要政策。分为将军事技术用于民间的“军转民”和让企业涉足军事领域的“民参军”2个项目,本届科博会的亮点就是军转民的代表“北斗”。
“北斗”是军队作为防空系统于1994年着手开发的。2000年发射试验卫星,开始用于军事用途。之后,四川九洲电器集团等军工企业继续推进开发,从2011年底开始面向民间开放。目前民间用途主要用于公交车和消防车辆的管理,以及船舶的导航仪等。
![]() |
![]() |
华为技术等的智能手机能接收北斗信号的机型超过1亿5千万部。预计利用范围还将向共享单车等扩大。到2020年,“北斗”的相关市场规模被认为将达到2400亿元,在中国的卫星定位市场,“北斗”的占比也将由2016年的不到30%扩大至60%,反超GPS。
推进“北斗”民间利用的九洲电器负责人强调“北斗”的精度提高到了厘米级别,覆盖地区也在增加,用途将不断扩大。在本届科博会上也展示了“北斗”的最新服务,强调了精度之高。
该公司与运营加油站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等共同出资成立了利用“北斗”等管理汽油物流的公司“四川中油九洲科技能源”。已开始在四川提供服务,打算3年内将服务范围扩大到全国。
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正大力开发利用“北斗”等的港湾安全管理系统。在军事技术的民间利用等军民融合领域,计划2020年实现1500亿元的销售额。据科博会事务局介绍,此次合计有19家企业展示了“北斗”相关的服务。
生产坦克等的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开了自主开发的无人机等,无人机的展示也引人瞩目。京东集团已经在陕西省启动利用无人机的物流试验。中国政府和军队为推进军民融合,于2016年5月在绵阳设置了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累计交易额达到8亿元。
中国共产党和政府表示,军民融合还在面向海外的民营企业开放。不过,包括外资在内的企业方面有声音强烈指出,利用“北斗”等,客户信息可能会被用于军事相关用途。要想促进军民融合,似乎需要确保技术信息和军事相关信息的透明性。
振兴内陆,创造退役军人岗位
中国最高领导层为何推进“军民融合”?除了提高企业和人民解放军的竞争力之外,还希望刺激经济增长落后于广东和上海周边等沿海地区的内陆地区经济,以及创造因军队改革而产生的过剩人员的就业岗位。
举行军民融合博览会的四川省棉阳市是诗人李白度过童年的地区,还是三国时代被称为“蜀道咽喉”的艰险地区。由于1950年代后半期中国将武器工厂迁往内陆地区,因此棉阳市聚集了大量军工厂。
![]() |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开了自主开发的无人机 |
据称承担火箭和核武器等的开发,今后将把一部分技术转为民用,力争扩大产业。计划将2016年仅为2800亿元的四川省的军民融合产业规模到2020年增加到4千亿元。
此外,作为枪支等生产基地的重庆市也希望到2020年将军工企业的产值扩大至2016年的2倍。军用航空产业聚集的陕西省将新成立专门基金,培育以航空相关技术等为基础的300家企业。2016年仅为2500亿元的军民融合领域的产业规模到2020年将增至3500亿元。
作为雇用退役军人的对策,军民融合深受期待。中国最高领导层计划到2017年底削减30万兵力。退役军人目前已经达到5700多万人,每年新增加数十万人。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多部田俊辅 四川绵阳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