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娱乐产业“爆买”日本IP潮来临

2016/09/08


  日本漫画家手冢治虫代表作《怪医黑杰克》讲述了一位没有行医执照的青年外科医生以超高医术悬壶济世的故事。这部作品有望在2017年底左右首次在中国被翻拍成真人版电影。北京光线传媒通过日本的新创企业从日本手冢制作公司(Tezuka Productions)手中购买了原作的使用权。据悉,光线传媒计划起用中国的导演和演员制作真人版电影。

  为何中国要将无照行医这一超出法律界限的故事拍成电影?

动漫《怪医黑杰克》 版权所有:手冢制作


  日本漫画的原作对于中国观众具有哪些吸引力?

  中国企业的“爆买”对象瞄准了日本的内容产业。

  手冢治虫起死回生的《怪医黑杰克》

  手冢治虫1973年发表了《怪医黑杰克》。

  1973年,日本兴起了“剧画”热潮”(编者注:剧画为漫画的一种手法,主题和绘画技法更加成人化,漫画多面向少年读者,剧画读者则主要为青年),由梶原一骑原作改编的《明日之丈》、《巨人之星》和《虎面人》等作品大热。受此影响,手冢治虫的“虫制作公司”(MUSHI PRODUCTIONS)和“虫制作商事”被迫倒闭。处于人生谷底的手冢推出了起死回生的作品《怪医黑杰克》。该作品以没有行医执照的天才外科医生为主人公,将焦点对准了社会和人类的黑暗一面。

  随后,这部作品在日本被改编为电视动画和动画电影,后来又拍成了真人版电影和真人版电视剧等。

  具有长期收益的版权业务

  再后来,又诞生了以原作为题材再创作的漫画《少年怪医黑杰克》以及《怪医黑杰克创作秘话》等各种作品。手冢制作表示,“我们灵活看待对再创作等作品,希望培育出能创造长期收益的版权业务”。

  但这部作品由中国企业拍成真人版电影尚属首次。

  根据合同内容,中国的制作公司将使用中国导演和演员进行拍摄。首先将制作成网络剧(每集长1小时,共13集),最快将在2017 年底上线。现在中方正在进行剧本改编工作,手冢制作将对情节、角色和状况设定等进行检查。据在中日之间搭桥的日本ACCESS BRIGHT公司介绍,每集的制作费为3000万~60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95万~390万元)。

  今后还将制作在电影院播放的真人版电影。据悉,中方用网剧来宣传电影,电影版有可能更换导演和演员。电影的制作费预计将达12亿日元(约合人民币7700万元)左右。
 



  日本漫画是中国的“宝藏”

  为何光线传媒看中了《怪医黑杰克》?


 

  “随着经济发展,富裕阶层增加,为高超医术花费额外治疗费的情况在中国已不罕见。在这种真实的状况设定的基础之上,深挖社会和人类黑暗部分的娱乐性应该也能受到欢迎”,手冢制作这样表示。中国的电影和电视剧等娱乐市场正在迅速扩大,但满足庞大需求的原作数量明显不足。

  在中国企业看来,拥有众多漫画原作的日本犹如一座“宝藏”。

  中国对外国电影设置了引进限制。但如果中国企业使用中国导演和演员在中国进行制作,由日本的故事原作拍成的电影也完全属于中国制作,不会成为限制对象。

  手冢制作提出了灵活应对原作改编和翻拍的战略,需要内容的中国企业和希望有效利用内容的手冢制作不谋而合。

  中国企业IP“爆买”潮来袭

  “中国的市场规模远超日本,增长速度也很快。中国企业甚至说预算要多少有多少,不用担心。很多人都说中国房地产市场低迷、人工费暴涨导致制造业增长乏力,中国经济已经触顶,但从娱乐产业来看,中国企业的发展势头令人惊讶”,手冢制作的著作权事业局局长清水义裕表示。

  据悉从几年前开始,中国企业就以获得漫画原作使用权为目的而多次访日。

  清水表示,仅手冢制作一家“2015年一年就与约30名中国娱乐相关人士进行了洽谈”。传闻以儿童性教育为目的的《神奇糖》、以同性恋和杀人狂为题材的《MU》等手冢作品也有人询价。此外,中国企业也多次走访了拥有众多原作版权的出版社等。

  中国企业瞄准日本知名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的“爆买”浪潮正在汹涌而来。

  日本动漫市场趋向封闭化

  而日本的动漫产业开拓海外市场面临着两难境地。


  从图表可以看出,最近几年日本动漫制作公司向日本国内电视台的销售额超过600亿日元,摆脱了2008年雷曼危机时的低迷状态。但是向海外的销售额还不到200亿日元,持续不振。

  这到底是为什么?

  真实的理由是,面向日本国内电视台的销售额占据了整体的大部分,而这些内容基本上是面向成人的深夜动画。

  海外的动漫作品的受众以儿童为主。因此,在日本销售额不断扩大的成人动画在海外仅有一部分爱好者会购买,难以带动出口扩大。也就是说,在日本市场上深受欢迎的作品在海外却难以打开市场。日本的动漫市场正在趋向封闭化。

  中国动画走热日本已为时不远?

  向海外出售动漫原作使用权这一版权业务被认为前景有望。

  但手冢制作的著作权事业局局长清水义裕说:“目前或许是很好。但是如果能创作出高质量作品的海外优秀创作者越来越多,情况将很不妙。中国人正在参照日本原作,学习角色设定和故事布局等快速地追赶日本。海外内容短缺的状况不好说会持续到什么时候,100%由中国制作的娱乐内容在日本走红或许也不会太遥远”。

  在漫画版权业务一片欣欣向荣之下,手冢制作的清水义裕将目光投向了日本动漫产业的未来……

  本文作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编辑委员 小林明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