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转型路担忧大于期待?
2016/03/25
![]() |
24日万达商业地产总裁齐界在香港的财报记者会上 |
作为减收的原因,万达商业地产方面表示,在房地产行情不稳定的背景下,将以住宅和商业设施供给过剩的地方城市为中心停止使用自有资金推进开发。除了从投资者募集开发资金外,还将出售剩余的土地,将专注于设施的管理。
巨额负债投下阴影
不过,过去的投资所产生的有息负债将成为重负。截至2015年12月底万达商业地产的有息负债余额为约1900亿元,达到销售额的1.5倍,更是净利润的10倍以上。该公司计划通过转为低息融资等方式来减轻负担。该公司强调,拥有超过负债的资产,因此不存在偿还压力。
但是,令市场更为担忧的是看不到真实情况的巨额负债的阴影。母公司大连万达集团为了拓展电影和体育等新业务领域,正在积极推进海外并购(M&A)。截至2015年底的收购总额达到150亿美元。进入2016年后,万达集团先后决定以35亿美元和11亿美元收购美国电影制作公司传奇娱乐公司以及美国电影院线巨头。
![]() |
![]() |
在中国企业的并购中,以现金支付的情况很突出。但是该公司仅仅表示,除了借贷以外还有各种筹集资金的方法。具体如何筹集如此巨额的收购资金仍不透明。
转型面临难题
不仅仅是收购。除了向中国医院建设投入150亿元之外,万达还相继宣布计划在法国斥资30亿欧元建设大型综合设施,以及在印度以100亿美元的总投资额建设工业园区。医院领域和国外的投资等虽与以往有所不同,但仍是向房地产领域投入巨额资金。
万达集团整体的负债总额并未公布。一位美资证券分析师指出,这是“绝对的黑盒子”。因担心这样的隐性负债的增大,2月大型评级公司惠誉评级(Fitch Ratings)等将万达商业地产的评级下调至了接近“垃圾级(不适合投资)”。
万达在中国的上市企业中可以算是比较积极地进行信息公开的企业。即便如此,其业务结构转型和拓展海外业务是否能在未得到市场理解的情况下推进?有分析师对此表示质疑。
要消除外界对巨额负债的担忧,在进一步推进信息公开的同时,利润的提升也不可或缺。但是,商业地产本财年不仅收入下滑,预计毛利润率也将低于上财年的约40%。万达力争实现的、支撑以往增长的业务模式的转型面临很多难题。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